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联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好住房技术导则(试行)》《好小区技术导则(试行)》《好社区技术导则(试行)》《好城区技术导则(试行)》,构建了完善的“四好建设”技术体系,旨在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指引。
明确标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四好建设”系列标准针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个方面,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及“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等维度,按照可感知、可量化、可操作的原则,共设计了18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为“四好”建设提供技术引领和技术支撑。其中好房子聚焦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安全耐久、和谐美好等方面,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方面提升住房品质。好小区聚焦健康宜居、安全韧性、绿色低碳、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等方面,强调全龄友好设计,系统化防灾减灾设计,构建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好社区、好城区聚焦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韧性智慧、精细治理的建设理念。
关注体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从建筑质量高、居住体验好的好房子,到基础设施完善、物业服务优化的好小区,再到治理水平提升、文化活动丰富、服务体系健全的好社区,最后到规划布局合理、公共服务完善的好城区。“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不仅致力于通过完善硬件设施、提供配套服务等方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注重通过构建和睦的邻里关系、提供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支持、营造温馨的社区环境等方式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引领方向,指导行业未来发展。“四好建设”系列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一是推动提高房屋的品质。“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从建筑层高、电梯、隔音、绿色、智能、无障碍等方面入手,对建筑标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不但能够引导建筑企业通过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建造成本,提高建造效率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还能令其更看重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工作,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和居住舒适度。二是促进优化产业体系。“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对小区和社区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房地产企业将更看重配套设施建设和物业服务的品质,更加重视房屋后期的运营、管理。这种观念的转变将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重心由开发建设向提供服务转移,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守正创新,笃行不怠。“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坚守建筑安全与品质衡量准则、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趋势,对传统住房开发、社区建设、城市规划理念与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设计形成了一套面向美好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建设标准。下一步,将基于系列标准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建立完善“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体系,推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召开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专题会及挂职干部工作交流视频会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分别召开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专题会议及挂职干部工作交流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传达部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5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重点工作。部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参加会议,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到会指导。
近日,以“疗愈花园”为主题的2025年第五届南宁(南湖公园)花境大赛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在广西南宁南湖公园举办,花境作品展于3月28日至5月5日期间在该公园菩提园展出。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探索实施以“片区改造、全龄供给、内外兼修、业态植入、数智赋能、共管共治”为主要特征的老旧小区全方位改造模式,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蝶变。
玉林市启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相关工作,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仅缓解了商品房仓库存储上的压力,更托起工薪群体安居梦。
3月17日,习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调研,和乡亲们围坐一起,聊家常、话振兴。
惠州,有2200多年的建置史、1400多年的建城史,古时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傅罗县,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为祯州治所,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宋真宗赵恒为避太子赵祯名讳,将祯州改名“惠州”。自此,惠州一名沿袭千年。
住房城乡建设部《房屋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人员培训考核大纲(试行)》培训教材出版发行
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全部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有你家吗?